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药保健 > 食疗药膳 > 疾病食疗 > 更多信息
编号:12531931
中医治疗便秘的临床常见证型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2月14日 国医在线
     便秘即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,或大便秘结不通,排便困难者。便秘按有无器质性病变可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两类。前者可因结肠、直肠、肛门病变或内分泌、代谢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;后者多由于排便习惯不良,或食用过多精细食品等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终致便秘。

    中医认为,中老年便秘多因机体阴阳气血虚弱、气机郁滞、阴寒内结、胃肠积热等引起。治疗以通为主,但须分清寒、热、虚、实而对证处理。

    [便秘临床常见证型]

    1、 实秘

    多因热结或气机郁滞所致。

    因于热者,多为素体阳盛或胃肠积热。症见:大便干结,小便短赤,腹胀痛,面赤,口臭,舌红,苔黄燥,脉滑数;

    因于气滞者,则多由于情志不和,或久坐少动,致气机郁滞。临床表现为:排便困难,大便溏结不调,脘腹痞胀疼痛,脉弦。

    2、 虚秘

    多为气虚、阳虚或阴血虚所致。

    气虚者,多因肺脾气虚,致大肠传导无力。症见:虽有便意,临厕努挣乏力,汗出气短,便后神疲乏力,食少纳呆,舌淡脉弱。

    血虚者,大便干结,面白少华,头晕,心悸失眠,唇甲色淡,舌色淡白,脉细弱。

    阴虚者:大便干结,形体消瘦,或颧红盗汗,失眠多梦,腰膝酸软,舌红绛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。

    阳虚者,乃肾阳不足,温运无力,阴寒内生,大肠传导迟滞而成。症见:排便困难,小便清长,脘腹冷痛,畏寒喜暖,舌淡苔白,脉沉迟而弱。, 百拇医药